2024-10-15 02:44:14 | 专科路标网
是的,报志愿必须参照招生计划这本书。不能自己随便找学校。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志愿填报章程
——《招生目录》、《招生章程》、《录取统计资料》
以上三套资料是高考志愿填报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必须认真研读。
《高校招生专业目录》是填报志愿的唯一依据和权威参考,内容要点包括:在京招生各高校的详细专业和人数、学校代号(个别院校可能较上一年有调整)、收费标准等;
《招生章程》是了解目标高校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内容包括学校名称、办学性质、地址、主管部门、收费标准、办学类型及层次,还有家长学生必须了解的招生政策,比如加分政策、限报专业说明等等。
填报专项计划志愿没有被录取,不会影响其它普通批次学校的录取。
1、如果报名了高考专项计划你的目标也是这所大学,被录取的概率就很大,因为专项是在提前批招生。
2、高考录取只有一次,所以不可能一个人收到两份录取通知书。
3、高考专项计划都是在提前批或者单列批次填报志愿,如果填报专项计划志愿没有被录取,不会影响其它普通批次学校的录取。
4、比如一本招生的专项计划学校,会在一本批次前专门设立一个一本专项计划批次填报志愿,如果没有被录取,后面的一本批次志愿照样可以被录取。 专科路标网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怎样填报高考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呢?的相关内容。
专业不招生或者计划改变,报不了。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需要填满吗?高考志愿专业没有硬性规定,可以不填满,考生可以根据的情况进行填报,但建议填满,对考生来说多一次选择的机会。高考志愿不填满有什么影响专业不填满没有问题,如果实在没有太喜欢的专业,可以不填满,一般都能按照志愿录取。填满只是给自己一个保障,如果前面的志愿掉了的话,起码可以上一个自己还愿意去的专业(前提是被这所大学录取)。填志愿重要的是选择服从调剂,如
高考填报志愿需要锁定才算填报志愿成功吗不一定要锁定,锁定只是为了以防他人篡改志愿。如果考生填报好志愿之后选择了锁定志愿,那么就需要考生设置一个密码,对自己填报的志愿进行确认之后予以锁定。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考生选择了“锁定志愿”,那么不管是考生本人还是其他人,都不能对锁定的志愿进行修改。当考生确认好自己填报的大学和专业后,需要向系统提交志愿并进行保存。当你点击保存之后,系统就会提
征集志愿需要看分数吗征集志愿需要看分数,征集志愿的填报及录取原则与普通志愿录取方式区别不大,分数高的考生优先录取。征集志愿的录取分数线会比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线低,分数越高被录取的几率越大。扩展资料征集志愿需要看分数,征集志愿的填报及录取原则与普通志愿相差不大。征集志愿是指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的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将缺额情况及招生计划反映给省教育考试院,由省教育
少数民族预科班能不能填报两个以上志愿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预科志愿也实行平行志愿,一批次可以填3个预科志愿。招生规定上是这样写的:各批次中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平行志愿”设置A、B、C3个并列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设置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志愿。高考填报志愿预科班需要填写专业吗?预科班本身就不分专业,只要分数足够,就可以录取。考生过了所填报的某一所院校的投档线,却不满足所报专业
本科一批需要填报志愿吗?不用,不是每个人都要填本科一批,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不同批次进行填报。分数不够不需要填报本科一批。本科一批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一批院校,同时也可以选择二批院校进行填报,分数不够一批录取分数线,可以填报,不会被录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扩展资料为了便于录取操作
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什么要查看《填报志愿指南》?这是因为《填报志愿指南》分本科版和专科版,所列内容主要包含院校代号及名称、专业代号及名称、选考科目要求、计划数、学制、学费、院校属性(公办、民办或独立学院)、专业备注信息等内容。考生可根据《填报志愿指南》目录索引和院校代号,查询院校的具体招生专业计划信息。院校代号可在“附录”中查询。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平行志愿,考生可填报1~6个高校志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冲一冲的学校吗?应该的,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应该要去冲一冲的,因为各个省份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给予多个志愿让学生去进行填写。所以在报志愿的时候,前面就可以放一些自己可以冲刺的学校。万一自己被这样子的一个学校录取的话,自己就相当于是捡漏,而且是非常幸运的。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之所以要冲一冲一些与分数不匹配的院校的原因就是以下两点的。第一点每年很
高考志愿填报主要看学校排名吗?应该怎么填?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环境,还可能影响到其职业道路和人生轨迹。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的排名,还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了解学校和专业:在选择学校之前,要深入了解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就业情况等信息。同时,对于专业的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该专业的发展
2024-06-15 20:48:41
2024-06-23 06:11:53
2024-07-06 11:50:13
2024-05-27 07:32:29
2024-07-12 23:05:24
2024-07-14 14: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