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招生 > 正文

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

2024-08-18 20:47:38 | 专科路标网

今天专科路标网小编整理了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

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

大概需要3-4天左右。

自由投档意味着你还可以选择其他院校来投档。如果出现已投档,那就说明报考成功了。但不意味着录取。需要谨慎的是,如果你所报考的批次录取结束了,出现了自由投档,那么就要注意了。

这就是滑档的现象,如果还要报考本批次的大学,那就要准备志愿征集了,因为滑档就意味着你和这个批次关系不大了,不过志愿征集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防骗:

1、新生录取通知书不得转投。所有正规录取通知书均是通过邮局投递,并由邮局的工作人员送达。考生要出示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并签字才能领取通知书。而假“录取通知书”有的只是通过普通信件邮寄,甚至直接塞在邮箱里,连邮戳都没盖。

2、要注意高考录取的批次。高考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如果考生在本科录取阶段就接到某专科学校的通知书,可以确定是假的。

3、录取通知书上除加盖录取院校公章外,还需注明“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字样,否则为无效通知书。 专科路标网

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

被大专录取了可以去退档吗

被大专录取了,不想去不可以退档参加补录。只能说不去报到被学校自动退档。
退档是指,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内,由学校具体确定调档比例,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学校决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高校不会无缘无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录取低分考生。
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档,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的分数虽然高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专业分数线且又不服从调剂;二是虽然总分较高但相关科目较差;三是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档,应及时与有关高校联系。
扩展资料:
退档流程:
高考录取过程中,每个批次投档录取结束后,因为填报志愿不恰当的考生虽然达到某些大学的投档线,但是没有到达自己报考的大学专业录取线,而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这类考生的志愿档案将会被投档的大学退出,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退档”。
录检是高考录取检查的简称,指在发放高考录取通知书前,各省招办或者高考招生主管部门对各校拟录取的新生名单上的考生考试档案、个人信息真实性、合法性的检查。
主要分为:
1、监督、检查高校执行招生政策、规定的情况

2、对认为退档不合理的考生提请学校复议进行审核。
3、检查高校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4、确认高校拟录考生名单真实性。
退档录检工作结束,意味着本批次的招生工作结束,可以进行下一批次的招生。在高考招生过程中,每个批次都会有退档录检工作。当最后一个批次,也就是高职大专批次的退档录检工作结束,表明本省当年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全部结束。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退档

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

高考是先投档还是先录取啊?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是先投档还是先录取啊?的相关内容。

投档工作结束之后,录取工作才能够开始。投档时是按照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部分省市已经取消三本)、专科的顺序进行的。各批次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投档时间一般是在开始录取的第一天。投档时间和录取时间是不同的,先有高招部门向学校投档,再由学校录取。

一高考制度的优点

(1)高考制度相对公平公正,统一考试也更益于检测考生实际学业水平,利于人才的选拔, 高考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无论富裕或贫穷,都可以通过参加高考来获取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保障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2)能使学生尽一切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覆盖面,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科学文化知识。以高考分数作为单一录取标准,录取程序操作简便,消耗的社会成本较低,符合国情全省统一命题,具有相对公平性。

二高考制度的缺点

(1)高考地区歧视 。高考的地区歧视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大学是按照省份来分配相应的录取名额的,通常对于本地区考生保留更多的名额,这样就使得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相应下降。

(2)不少人都成了书本的奴隶,只知道呆呆(或许你不认为你是,但实际上,你是的!)的看书,学知识,赢得老师家长以及周围人和自己的夸奖,这样就成为他们要学习的动力,他们大多只知道,学习是出路,但不知道为什么。

以上,就是专科路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路标网:www.szhektw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从自由投档到下一个状态一般要多久”相关推荐
为什么志愿一直是自由可投状态?
为什么志愿一直是自由可投状态?

为什么志愿一直是自由可投状态?从高考录取流程来看看,出现自由可投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考生还没有投递档案,所以,状态还处于第一步骤的自由可投。这情况下,考生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毕竟高考录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同时也要关注一下所填报院校的录取工作进度,以免会出现偏差。第二个就是已经投档了,但是被所填报的高校退档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有高校退档理由。像是投档人数过多,分数没有竞

2024-07-23 02:58:52
高考录取第一天志愿状态是自由投档代表什么
高考录取第一天志愿状态是自由投档代表什么

高考录取第一天志愿状态是自由投档代表什么目前还没有被任何院校投档。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第一种情况:时间未到,考生的录取工作还未开始,这时只需耐心等待即可。第二种情况:相应批次录取工作已经结束,考生“滑档”,电子档案一直未投进过院校之中。第三种情况:相应批次录取工

2024-07-19 19:08:54
档案状态一直是自由可投是什么意思啊???????在线等!
档案状态一直是自由可投是什么意思啊???????在线等!

档案状态一直是自由可投是什么意思啊???????在线等!自由可投是指考生档案仍在资料库尚未投出或已投出而被学校退档。如是已投出而被学校退档,考生可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这个状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考生的档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档时,因考生成绩未达到院校的调档线,也就是说未投出去,所以考生状态会出现“自由可投”。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考生被投入高校后,因为考生填报志愿时内容为

2024-08-01 00:47:08
投档几天后可以查询录取状态 高考录取状态从投档到录取需要几天
投档几天后可以查询录取状态 高考录取状态从投档到录取需要几天

提档后几天会显示被该大学录取提档后几天会显示被该大学录取如下:一般情况下,被提档之后3-5天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了。因为每个省、每个批次的录取时间都不一样,所以高考录取是没有统一的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不同院校的录取进程也有快有慢,所以也很难准确地说哪一天能够查询到录取结果。比如2021年安徽省普通文理科的本科第一批高校(包括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平行志愿是在7月

2024-07-23 08:24:47
新疆二本征集志愿投档线 本科提前批一般几天能查到档案状态
新疆二本征集志愿投档线 本科提前批一般几天能查到档案状态

怎样知道自己被录取问题一:怎样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1)登陆所在省份或直辖市的教育考试网查询,查询自己的档案投递情况,自己的录取情况,也可以登陆所填报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相关的招生信息,如招生开始时间,各专业招生录取的最低分数、招生结束时间等(2)如果你的高考分数线比较低,录取到满意学校,可能会有难度,这时你的求学就要求更主动了,你可以查询到所填报学校的电话号码,直接和招生老师联系,询问相关专业

2024-07-20 12:31:57
怎么查不到投档状态?
怎么查不到投档状态?

怎么查不到投档状态?在申请大学、工作或其他类似的竞争性选拔程序中,了解自己的投档状态非常重要。投档状态指的是你的申请材料是否已经被评估并且录取结果已经公布。然而,有时候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途径来查询此类信息。以下是几种帮助你确定投档状态的方法。1.登录官方网站:如果你是通过在线申请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通常你会有一个账户,可以使用此账户登录到官方网站查询投档状态。很多大学和公司都提供这样的

2024-07-20 23:56:08
湖南高考从投档到录取需多久?
湖南高考从投档到录取需多久?

湖南高考从投档到录取需多久?大概一个星期。好像如果考了省内的学校,考试院会要先录取(盖章),外省院校录取待审时间要多两天。比如,现在长沙理工大学的学生已经开始发录取通知书了。这是一本的情况,二本可能会要慢一点,因为人比较多,考试院要一个个盖章,工作量比较大。本人不是搞招生的,天天看教育新闻,略知一二而已。具体还是以考试院老师说了算。湖南高考第一批录取时间2023年7月9日至11日。根据

2024-07-18 22:30:15
河南考生我的档案状态是一直是自由可投,也没有退档理由 是什么意思 ? 还有录取的可能吗
河南考生我的档案状态是一直是自由可投,也没有退档理由 是什么意思 ? 还有录取的可能吗

2020年河南考生我的档案状态是一直是自由可投,也没有退档理由是什么意思?还有录取的可能吗有可能。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历史记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正因为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具有历史再现性,所以档案才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

2024-07-19 16: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