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09:35:04 | 专科路标网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130409T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专业定义 该专业教育的特点是文、理、工交叉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既掌握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例如:培养能在考古、博物馆、文物管理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 《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博物学概论》《普通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防腐防霉杀菌概论》《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保护与维修》《文物近代分析技术》《文物与环境》等。 就业方向 事业单位:考古专家、博物馆文物管理员、文物管理员、科学研究员等。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博物学概论》《普通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防腐防霉杀菌概论》《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保护与维修》《文物近代分析技术》《文物与环境》等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事业单位:考古专家、博物馆文物管理员、文物管理员、科学研究员等。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文物保护与修复,是2017年我国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130409T,学位授予门类为艺术学,修业年限为四年。 就业范围以及培养目标:以培养文物鉴定与修复、艺术品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总之;为文化局、博物馆、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公司及投资机构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管理型人才。文物修复这个专业前景还是可以。因为现在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在提高,而中国确实文物很多,需要保护、修复的工作量很大。主要有几种,事业单位文物博物馆考古队需要,个体的从事商业修复的工作坊等。
2023年西华师范大学全国最新排名第347位,位列四川省内排名第21名。
西华师范大学介绍
西华师范大学(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西华师大”,位于四川省南充市,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四川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抗日战争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到南充市。
1952年川北大学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科,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专科路标网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行署、华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亩,馆藏纸质图书300余万册;有82个本科专业,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员工2600余人,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共35000余人。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2月,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333.9万余册,电子图书482万余册,电子期刊130.6万余册,珍藏古籍5600余种、74000余册,涵盖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理、工、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建成综合性多学科的川东北地区的文献和信息中心。
图书馆经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批准成为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成四川省方志馆西华师范大学分馆、川渝方志馆西华师范大学分馆,系四川省内第三所揭牌的高校方志分馆,也是第二个川渝共建的方志分馆,现有川渝各地方志、地情文献2000余册。
馆藏线装书5600余种75000余册,善本书3000余册,其中有明洪武年间的《洪武正韵》、明嘉靖年间的《韩诗外传》、清代《西域地理图说》等重要文献,开展古籍普查、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可移动文物普查等工作。
文物修复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1、中国美术学院
设有文物修复专业或相关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物修复人才。学院的教师团队中包括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文物修复专家和艺术家,他们在文物修复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2、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致力于建立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学科标准,搭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文物保护与修复跨学科教育平台。该专业现有材料与油画修复、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传统书画保存修复三个专业方向。
3、中央美术学院
设有文物与博物馆学院,下设文物修复专业或相关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文物修复专家和艺术家。学院的教师团队由经验丰富、深造专业知识的专家组成,他们在文物修复方面拥有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文物修复专业发展前景如下:
1、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文物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文物修复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博物馆、文物监管机构、文物修复工作室等单位就业,参与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展示工作。
2、国内外文物修复项目的增多:国内外各地都存在大量需要修复的文物,例如古建筑、壁画、陶瓷、书画等。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文物修复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参与更多的文物修复项目,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
3、科技与创新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扫描、纳米技术、三维打印等正在逐渐应用于文物修复领域。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文物修复专业人才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能够为文物修复带来更高效、更精确的方法。
4、文物市场的崛起:随着文化旅游和文创产业的发展,对于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的需求逐渐增加。掌握文物修复技术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文物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2024-05-23 22:01:24
2024-06-07 05:21:23
2024-06-24 19:07:54
2024-05-26 06:59:41
2024-06-27 10:17:00
2024-06-21 15: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