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16:45:37 | 专科路标网
本科没录取可以再填报专科。
高校招生是分批次进行录取的,前一批次未被录取,不会影响后一批次志愿的录取。但如果被本科录取之后,就不能继续报专科了。
现在高考的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只要达到分数线都可以报考,专科的报考时间在本二录取之后,如果没有被录取,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报专科,这并不冲突。
扩展资料:
高考录取分三批,第一批是提前批,是最开始报名的,都是国防生或者免费师范生一类的,第二批是重点本科,根据各个省不同,有的省是五个平行志愿,按顺序录取,有的省份虽然也是五个志愿,但是一般都以第一志愿为主。
在填写报名表的时候,第一批和第二批是同时填写的,即第一批表格的下边就是第二批,就是二本,如果一本二本都没录取,就开始准备第三批,就是专科,专科报名在本科录取之后,如果没有本科没录取上,第三批开始报名的时候,再像填一表二表那样,填专科学校的表就可以了,然后等结果。
填报本科志愿后如果没有被本科学校录取还可以填报专科志愿。
高考的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各批次只要达到分数线都可以报考,专科的报考时间在本二录取之后,如果没有被录取,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专科,所以本科没有被录取是可以报专科的。录取的批次和时间不一样,但是,如果你在本科的批次中被录取了,那么是不能填报专科的,因为已经被录取了,档案调走了。
考生填报志愿初始登录密码为本人身份证号后6位,考生第一次登录系统时必须修改,以后每次登录均使用修改后的密码,密码必须牢记。
考生在检查核对完各项信息后,一定要记住点击“提交并保存志愿”按钮。只有点击了“提交并保存志愿”按钮并输入密码后,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系统服务器中,一旦忘记点击这个按钮,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相当于没有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都有坚持“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也就是说,平行志愿填报要有梯度,既要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与自己高考分数相宜的学习,更要考虑填报一些历年录取分数比自己高考分数稍低的学校。
2、将最心仪的学习填在第一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和录取原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是并非平等志愿,是计算机通过考生志愿A、B、C、D的顺序依次检索和投档的。
3、尽量填满所有院校和专业志愿。一般来说,同一个录取批次当中考生可填写多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选填六个专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所有院校和专业志愿填满,否则,很有可能因为少填报了一个院校及专业志愿,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
4、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近些年来,很多学生都是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了。‘服从专业调剂’的意思就是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愿意被调剂到别的专业。
5、第六专业志愿填写尤其要谨慎。不少考生表示,第六专业志愿是很重要的,毕竟专业越往后竞争越不激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高,而第六专业是考生志愿就读的最后一个选择,对于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来说,这是一个仍然能入读该院校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6、有些院校要求严格,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就别报了。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很多院校及专业都有特殊的招生要求,比如身体条件、性别、英语口试、单科成绩等,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对语文、英语等单科成绩要求严格,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再做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1、清楚所在省市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和数量;
2、新高考省份考生要了解专业对选科的要求;
3、查找近三年院校招生最低分排名数据,找出大学范围;
4、根据报考大学和专业,筛选大学并确定报考大学。
查询高考志愿录取结果方法
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点击“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栏目,凭考生号和动态口令卡进行查询。
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可关注考试院官方微信,点击“录取查询”进行查询。
通过各市、县(市、区)招办查询。考生可到所属市、县(市、区)招办查询本人的录取结果。
通过院校招生网站查询。考生可以访问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网站查询录取结果。
填报志愿后被录取的注意事项
新生录取通知书不得转投。所有正规录取通知书均是通过邮局投递,并由邮局的工作人员送达。考生要出示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并签字才能领取通知书。而假“录取通知书”有的只是通过普通信件邮寄,甚至直接塞在邮箱里,连邮戳都没盖。 专科路标网
要注意高考录取的批次。高考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如果考生在本科录取阶段就接到某专科学校的通知书,可以确定是假的。
录取通知书上除加盖录取院校公章外,还需注明“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字样,否则为无效通知书。
考生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中查询。如果学校不在上述名单当中,就说明该校不具备高考招生资格,通知书自然也是假的。
报了本二,但没被录取,可以报专科。 本科提前批的军队、公安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普通类院校(非艺术、体育类)第一志愿批量投档比例,一般省外普通高校按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20%确定,省内高校和军队院校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10%,后续补充投档按计划余额1:1投档。
本科提前批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关于志愿的其他规定。
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远程网上录取的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顺利进行。
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高校,省招办应主动与之沟通,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省招办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照该高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将考生电子档案设置为预录取状态,同时立即书面通知该高校,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
以上内容参考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以上就是本科没录取还能填报专科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专科路标网。本科录取后还能继续报专科吗?综述:不能继续报专科的。高校招生是分批次进行录取的,前一批次未被录取,不会影响后一批次志愿的录取。但如果被本科录取之后,就不能继续报专科了。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能力。招生方式:专科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高职单考单招、成人高考等。其中普通高考、春季高考
报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一批没有录取,还能报一批的征集志愿吗?填报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志愿,如果本科一批没有被录取,仍然可以参加本科一批的征集志愿。参加本科一批征集志愿报考后,如果本科一批征集志愿仍然无法被录取,已经填报的本科二批志愿就会正常投档录取,但本科一批征集志愿把你录取了,这个已经填报的本科二批志愿就不再参加投档录取了。高考正常的志愿填报程序都是这个样子的,首先参加集中志愿填报,也就
如果本科没被录取,可以报专科吗?本科没录取可以报专科。高考录取分三批,第一批是提前批,是最开始报名的,都是国防生或者免费师范生一类的,第二批是重点本科,根据各个省不同,有的省是五个平行志愿,按顺序录取,有的省份虽然也是五个志愿,但是一般都以第一志愿为主,在填写报名表的时候。第一批和第二批是同时填写的,即第一批表格的下边就是第二批,就是二本,如果一本二本都没录取,就开始准备第三批
本科二批没被录取还可以被预科班录取吗?可以被预科班录取。如果本科二批和预科班一起填志愿,如果本科二批没被录取,还可以被预科班录取,因为已经超出了预科录取线,低于所报预科80分左右的都可以报预科班,分数已经达到了二本线。所以,一定达到了预科的录取线,可以被预科班录取。扩展资料各个省市区、各个批次的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不一样,从7月15日前后到8月底一直在发放录取通知
没有过本科线,还能上本科学校吗?没过本科线还是有机会报考本科学校的。本科划线只是个指导线,但是由于志愿填报,部分冷门学校会存在招不满,部分热门学校会出现高出以往分数很多的现象。招不满的,会在补录阶段线下录取。当然,那些热门学校,也就会淘汰大量的考生,造成了很多网友说的线上还没上的情况。分数高是最重要的,其次要运气。首先考虑征集志愿,部分本科学校没有录满,就会公布征集志愿名额
有关于海南往届生进行高考的有关问题我就是往届生1.报名时间和应届生一样,不过要去教育局拿报考卡,报名要带户口本及复印件,本人的和监护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还有你高三的报名材料,海中,侨中复读是要出高价的,海口一中,三亚一中之类的学费会少很多2.往届生只是不能报军校,警校,其他无限制,就是会考还要考一次,挺麻烦的,减分是肯定不会的。3.复读要三思而后行,要有毅力,不要一时冲动换来一
任丘职教中心没有填志愿还能上吗在该情况下不能上。因为志愿是为了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前景而填写的,是申请人、家长和招生官员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是判断申请者谋志向的重要指标,也是考察学生发展潜能的有效工具。招生官员决定学生就读校级别和专业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填写的志愿。因此,如果学生没有填写志愿,则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机会,或者不被录取。家长和学生在填写志愿时应当慎重考虑
招生填报志愿书中没有的大学能报吗?不能,一般能出现才可以报,不然是野鸡学校。一般来说,开展征集志愿填报工作的高校如下:1)生源不够导致不能完成招生计划;2)高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是存在过多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等情况而被退档,导致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3)追加招生计划的高校;扩展资料1)先确认自己的录取结果。已录取的考生无法填报征集志愿
2024-06-16 04:06:24
2024-06-03 20:32:00
2024-06-03 18:22:49
2024-05-31 20:10:24
2024-06-06 00:38:00
2024-06-04 11: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