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

2024-06-23 01:58:22 | 专科路标网

今天专科路标网小编整理了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

南京师范大学电话

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联系电话为025-83720759,该校联系地址为南京市宁海路122号、邮编为210097。

PS:南京师范大学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

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目前,学校正着力建设“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并为今后建成“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

南京师范大学前身可溯源至清末壬寅年(1902年)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

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拟在江宁“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学堂成立后定名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先驱。

1906年李瑞清主持校务,改名两江师范学堂。

学堂最初以培养当时中国最迫切需要的新式中等学校师资为办学宗旨,师范教育学科为基础学科。

民国以后,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东南大学教育科、第四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江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南京大学师范学院沿革。 专科路标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2年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合并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师范教育有关科系,独立建校,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

1984年1月,南京师范学院改名南京师范大学。

2000年3月,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扩展资料:

清朝末年的中国社会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清朝 *** 迫于形势,开始推行“新政”。

刘坤一与张之洞光绪27年(1901年)联衔上奏提出“兴学育才”办法四条,清光绪28年(1902年)采用近代新学制。

同年5月30日,两江总督刘坤一向清廷上奏《筹办学堂折》,倡议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呈请开办师范学堂;

1903年2月,继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拟于江宁“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

1903年2月,继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并委派缪荃孙率员赴日本考察,随后又聘其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负责筹建工作。

1903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

1905年,因学堂名称意义不清而造成若干纠纷,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1906年,李瑞清出任监督,停办初级师范本科,增设公共科(即通识科)、分类科(即专业科),创设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图画手工科。

至1910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已设有国文外国语部、地理历史部、数学物理化学部、农学博物部四部。

1911年底,因辛亥革命,两江优级师范学堂陷于停办。

1914年7月15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为校长,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原址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江谦聘留美学者郭秉文为教务主任、陈容为学监,并让二人回国之前考察欧美教育制度,同时延揽师资。

1915年9月10日,南京高师正式开学,最初设国文、理化两部及国文专修科,之后又陆续对科系进行调整。

至1920年,学校已设有国文史地部、数学理化部、英语专修科、教育专修科、体育专修科、农业专修科、工艺专修科和商业专修科。

1919年,南京高师校务会议通过《改良课程案》,在中国率先实行选科制(学分制),同时又在时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的陶行知的倡导之下,率先推行以教授如何学习为重点的“教学法”以代替旧有的“教授法”。

同年12月,南京高师校务会议又通过陶行知提议的《规定女子旁听法案》,并顶住各方压力于翌年正式录取8名女生和50多名女旁听生,开历史先河,成为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高等学校。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设立的教育专修科,成为后来教育学院、师范学院的前身。

1927年,国民 *** 定都南京,6月起开始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合并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2月更名为江苏大学,遭全体师生反对后,于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29年8月大学区制废止,国立中央大学不再负责江苏省的教育事务。

中大医学院及商学院因在上海,于1932年7月独立建校。

1935年,中大再度创办医学院,至此,中大共拥有文、法、理、农、工、医、教育(后更名为“师范”)七个学院,直到1949年,一直是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3]。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吴有训出任中大校长,着手筹备学校回迁工作,1946年11月1日中大在南京开学。

文、法、理、工、师范学院和一部分农学院学生在四牌楼本部上课;医学院、农学院及理工学院的一年级新生安置于丁家桥分部。

至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各院系无大变更,研究院增设经济、社会、法医三个研究所。

此时中大师范学院下设教育系、艺术系、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

1949年4月,中国人民 *** 占领南京。

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去国立二字直接称为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合并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师范教育有关科系,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即1913年筹建、1915年在绣花巷成立、1923年迁至随园、1930年改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原金陵女子大学随园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

1984年1月,南京师范学院改名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

2000年3月,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逐渐建成以师范为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

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是大专还是三本?

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校区,有一类本科和普通本科的若干专业,学生毕业统一发放南师大毕业证书。

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是原化工部所属“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2000 年并入南京师范大学,位于紫金山阴,毗邻玄武湖。合并后,南京师范大学在原来的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工程学院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2010年,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并入地理科学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并入动力工程学院,同时,动力工程学院更名为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2]  。

学校主要培养动力方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实用型人才。学校设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经济5个系和动力学院,共有本、专科专业17个,还设有夜大学、函授大学及培训中心。

扩展资料:

学校长期重视国际交流和合作,先后与法、澳、美、日、加等国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学校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去国外进修学习,进行学术交流。

1988年,学校与法国鲁昂电气工程师高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签订了互相培养人才和进行长期学术交流的协议。学校现已接纳了9批法国留学生来学校进行毕业阶段的学习。

学校实习基地中的模拟实验变电所装置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1996年以优异的成绩首批通过了由国家教委实施的“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工程的筛选验收,这标志着学校在教育质量、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

以上就是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专科路标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