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 19:56:41 | 专科路标网
2023年高考打印准考证时间6月1-10日
登录省招考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自行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上的考试时间、考点地址、考生须知、填报志愿等内容都十分重要,请认真阅读、仔细核对,严格遵守考试要求。准考证也是高校新生报到的重要凭证,务必妥善保管保存。
拓展资料:
本次考试入场的指定证件为准考证、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因手机禁止带入考点,无法通过查看手机内的电子身份证核验身份,故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
考生根据考点情况,提前安排赶往考点的路线,确保考前至少45分钟到达考点。提前关注考试当天的天气预报,注意防雨、防暑降温,注意往返途中的交通安全。注意考生考试规则中要求携带和禁止携带的物品,按规定准备考试文具。
考生考试规则
1、考生须自备考试所需的0.5毫米黑色字迹中性笔、2B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削笔刀等文具,装入透明文具袋。参加考试时须携带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或书写,不得携带和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2、考生严禁携带手机、手表、金属首饰、书籍资料、小抄、草稿纸、电子设备、书包等物品进入考点,否则按考试违规处理。
3、考生须至少于开考前45分钟到达考点,接受检查通过后方可进入考点和考场。凡未按规定时间到达考点,由于接受检查而耽误考试时间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进入考点大门前,须将已经携带的手机、书包等禁止带入考点的物品提前交家长或老师等送考人员,再主动接受考试工作人员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第一次贴身检查。配备了安检门的考点,考生还需再接受安检门安检。检查通过后,排队进行身份验证和身体健康监测。
验证通过后,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再次主动接受监考员进行身份验证和使用金属探测仪进行第二次贴身检查。
4、考生对号入座后,将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始终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核验。考生中途不得离场,如身体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监考员。
5、考生拿到试卷和答题卡后,须认真核对科目是否正确,有无漏印、错印、重印、字迹不清、缺页、缺损等,无误后,在试卷分发对照一览表上签字。发现问题立即举手报告,申请更换。
凡开考后要求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听力考试期间,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并保持安静。
6、考生应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准确、清楚地填写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等。
凡未在试卷分发对照一览表上签字或未认真核对本人应考科目,或未认真核对条形码考生信息是否与本人一致、粘贴条形码不准确,漏填、错填或书写字迹不清的答题卡,由此造成考试科目不符、影响答卷扫描、评卷结果等的,责任均由考生自负。
7、考生不得折叠、撕破答题卡;不得在答题卡上穿孔、任意涂画或做标记。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8、考生要认真阅读试卷上的注意事项,按要求作答。选择题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选项上按要求涂相应的答案;非选择题一律用0.5毫米黑色字迹中性笔作答,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写在草稿纸上、试卷上或答题卡上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予评卷赋分。考生如修改选择题答案,应使用橡皮等擦掉原选项,确保擦干净,再重新涂新的答案;如修改非选择题答案,应先用笔将作废内容划掉,然后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
9、考场时钟仅做参考,考试实施过程中各个节点时间一律以考点统一发出的相应信号为准。
10、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考生,在参加全国统考和高职对口招生考试时,笔试一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
11、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专科路标网
12、考生如不遵守本规则、不服从管理、有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等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和双公示信息系统。
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考生须配合监考员等工作人员对本人违规事实进行认定和处置,并按要求签字。
高考后准考证丢失补办的办法:
1、本人携带身份证、一寸照片、准考证号码去当地教育局补办,填报相应表格即可。
2、考生也可以提供本人相关材料,委托班主任帮忙补办。
3、部分省市可以自行打印准考证,若丢失准考证,再打印一份即可。
2023高考准考证打印方式及流程如下:
1、高考准考证打印方式有自行打印和自行领取两种,自行打印准考证的流程基本是登录所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点击“准考证打印入口”,下载PDF文件,使用白色复印纸即可。
2、自行领取准考证的办法是考生在考前会收到准考证领取通知,一般是由各地招考办统一打印并发放。
2023高考准考证的重要性:
1、随意晒照不可取,保存好准考证可是一件大事,除了是参加高考的重要凭证,高考准考证还有很多用途。
2、网上填报志愿时: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时,根据准考证上公布的考生服务平台暨网上填报志愿网址登录后填报,同时按准考证上公布的网上填报志愿专栏网址进入后查看公告、阶段性统计信息等重要信息。
3、军校招生政审、面试、体检时:报考军校入围的考生,须凭本人准考证和二代居民身份证等到所在地人武部领取《政治考核表》《献身国防志愿书》,并按有关规定由本人填写《献身国防志愿书》和接受政治考核。体检时考生须携准考证、身份证、1张1寸正面免冠蓝底彩色照片、保持空腹,到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指定地点体检。
4、公安类面试体检时:公安类入围考生须携带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政审材料和4张1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按指定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加面试。
高考准考证号查询方法
1、首先打开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内的游览器搜索学信网,点击官网进入。
2、进入学信网首页后,找到学籍查询选项,使用鼠标点击进入。
3、点击后进入如下页面,再点击学生本人查询内的查询选项。
4、点击后进入登录页面,在登录页面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再点击确定。
5、点击确定后登录进入个人信息页面,页面内的考生号即为准考证号码。
山东参加高考人数20232023年山东省参加高考人数有98万人。拓展资料——山东新高考政策山东新高考政策是3+3模式。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为其他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300分。1、考试科目。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科目,
高考后准考证丢失怎么补办高考后准考证丢失补办的办法:1、本人携带身份证、一寸照片、准考证号码去当地教育局补办,填报相应表格即可。2、考生也可以提供本人相关材料,委托班主任帮忙补办。3、部分省市可以自行打印准考证,若丢失准考证,再打印一份即可。2023高考准考证打印方式及流程如下:1、高考准考证打印方式有自行打印和自行领取两种,自行打印准考证的流程基本是登录
高考准考证丢了怎么办?考生的准考证遗失或损坏,应持身份证到原发证地自考办提出申请,由原发证地自考办核实后予以补办。准考证的补办流程是:考生在当地规定的自考报名期间内提出补办申请,提供准考证号码和姓名等资料→县(市、区)自考办向市(州)自考办提供补办准考证号码和名单→市(州)自考办向省自考办提供准考证补办名单→省自考办统一补证后逐级下发。准考证的用途:1、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
高考结束后高考准考证丢了怎么办影响不大。高考完以后,准考证丢了,其实影响是不大的,高考完丢了准考证一般无需再补办。如需补办可以去自己高考报名地或者是学籍档案所在地的招生考试办公室开证明。或者去自己所在的高中开身份证明,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情况属实。高考准考证的作用1、查询我们的高考成绩如今科技不断的发展,高考的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学生们想要查询自己的分数,只需要
高考后准考证丢了怎么补高考后准考证丢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补办:1、第一时间报警:准考证是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一旦丢失,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准考证丢失的情况。2、联系所在学校:联系原先所在的学校,向教务处或招生办公室咨询关于准考证补办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学校会告知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并指导进行后续的操作。3、提供相关材料:根据学校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材料以便进行补办
高考准考证丢了怎么报名?考准考证丢了开具证明即可到高中报名。具体的流程如下:1、到学校开证明。学校为考生开具准考证遗失证明时,需注明考生所就读的学校名称、所在班级、考生姓名、准考证编号等内容,最后加盖学校公章。2、随后,考生需携带遗失证明到所在市中招办,工作人员将审核考生的相关信息,审核无误后会在遗失证明上加盖市中招办公章。3、中考考生只要拿着这份遗失证明,就可以到
准考证丢了怎么查高考成绩1、登录当地人事考试网,找到打印准考证的页面,进入后输入相应的信息与密码就能查询到自己的准考证号等信息。2、可以给当地报考单位打电话,查询自己的准考证号。高考结束后,准考证的作用除了用来查询成绩,还有其他的一些用处,比如报志愿,忘记密码时,要用到准考证作为辅助密码,将自己的密码找回来,或者更改新的密码。比如高考以后很多商家,或者旅游景点都会针对考生做一些
怎样查询高考准考证号?查询高考准考证号的方法有4种,具体包括学信网、学校教务处、市教育局以及所在地的人事考试网。1、学信网:登录学信网,找到“学籍学历”模块,点击“在校生查询”,点击学籍查询到的考生号即为高考准考证号。2、学校教务处:在学校教务处查阅自己的档案,也可获取高考准考证号。3、市教育局:去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会给出一些档案查询。4、所在地人事考试网:如
2024-05-31 20:10:24
2024-05-25 03:22:08
2024-06-01 23:27:03
2024-06-01 13:54:02
2024-04-11 13:38:41
2024-06-02 08: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