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06:55:42 | 专科路标网
延安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坐落于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实施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港澳台招生资格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高校。
延安大学是新时期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学校依托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等教育基地,创办了“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余名的青年和干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4月22日,学校启动了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办学规模为13000人,建筑总体量为56.7万m2,规划建设55栋建筑,计划于2018年竣工。届时,一座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质朴实用、开放共享、绿色智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矗立在圣地延安。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以“双一流”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以新校区建设为核心的外延建设,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学校历史
1941年7月13日、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决定将泽东青年干校(1940年5月成立)、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成立)、陕北公学院(1937年10月成立)三校合并,命名为延安大学,吴玉章为校长,赵毅敏为副校长。大学下设社会科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俄文系、英文系、体育系、中学部。全校学员800余名。校址在女大旧址王家坪。
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鲁艺(1938年4月成立)、自然科学院(1939年10月成立)、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新文学干部学校(1941年5月成立)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鲁艺”原址
1944年4月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1940年7月成立)合并,周扬为延安大学校长。校址设在行政学院原址南门外。大学下设行政学院、鲁艺、自然科学院、医学系、短期培训班
1947年,因战争形势,延安大学开始了战时行军生活。3月14日撤离延安,至1947年8月22日东渡黄河进驻山西省临县吴家湾,8月25日,在吴家湾开始上课。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学校于7月继迁回延安,住在延安市东关清凉山下。
1948年,西北局和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实行正规办学。10月21日,校长李敷仁宣布学校设大学部、分校和研究室。暂设4个系:政法系、经建系、文艺系、教育系。
1949年5月23日,中共西北局发出指示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马明芳、李敷仁分别担任校长、副校长。1953年3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次年底更名为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
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延安大学。
1958年9月正式开学,当时只设有中文系、数学系、理化系3个系,中文、数学、理化3个两年制专修专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学校教学工作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971年9月30日,省革委会批准延安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学校以农为主,兼设师范和医学。两校合并之后,学校仍定名“延安大学”。1972年3月6日,两校依照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指示分开,原北京农业大学师生迁回北京。
1993年9月13日,延安大学与西北大学联合招收的在职化学工程硕士点正式开学。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
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建设大学。
2021年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19人,专任教师84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707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12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艺11个学科门类;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名单不全):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
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政治学、延安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临床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
学术科研
专科路标网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
2005年在中国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学术资源
该校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医学院分馆组成,据2011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刷型文献120多万册,年订中外文报刊资料28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和博硕士论文累计16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2.1万多种,光盘资料2.3万多张,各类专题数据库38个。
学术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创刊于1979年,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
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2000年首批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与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专题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述评等。1996年荣获陕西省教委、新闻出版局评比的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同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0年加入国家科技部情报所"万方数据库----数学化期刊群",同年荣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比的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大多数专业性文摘刊物作为收录统计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祖国医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理论。
《延安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学报编辑部与高教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半年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北大学签订了省部共建对口支援协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二炮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等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延安大学的宿舍条件不错,学校内有学生超市、学生食堂、学生澡堂等生活设施,还有学生图书馆等学习设施。
学生公寓统一为六人间,室内设有卫生间、阳台、电脑桌椅、电话、网线、暖气、风扇,实行物业化管理,配备物品柜,不需带皮箱;
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条件,延安大学设有不同条件的公寓。各公寓均配有门禁系统,保证学生住宿安全;同时,为方便同学日常生活,公寓内配有刷卡式洗衣机、热水器。
学校建设情况:
1、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19人,专任教师84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707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3人;
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12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2、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以上就是延安大学是211院校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专科路标网。延安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在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属于本科二批招生。延安大学是综合类院校。有专业生物科学、园林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建校81年。学校基本情况延安大学,简称“延大”,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是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多大?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占地面积约720余亩。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坐落于合肥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安徽大学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学院为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试点单位。学校与合肥市人民政府签订转设合作协议,拟更名为合肥理工学院,是一所由合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院系设置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的权力决策机构是董事会。学院的运
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统招专升本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统招专升本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已经公布,详情如下: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统招专升本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点击查看:安徽统招专升本视频课程点击查看:安徽统招专升本题库试题延伸阅读:2022年安徽专升本考试大纲及考试科目说明(汇总)1.1招生专业与计划专业名称总计划
张雪峰老师对喀什大学的看法张雪峰老师对喀什大学的看法如下:喀什大学是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重点大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可以判断,喀什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师范类大学。从学科评估、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几方面来看,喀什大学各专业实力相当。综上所述,张雪峰老师会评价喀什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值得报考的师范类大学。喀什大学介绍:英文名是
延安大学代码是多少?延安大学代码是1071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
广州医科大学全国排名根据2022年校友会的最新排名结果,广州医科大学在全国大学中排到了第144名。对比历年排名情况,广州医科大学的排名呈现上升的趋势,展现着学校建设发展趋好,学校实力不断增强,该校在医学相关领域发展愈来愈好,出现了众多的成果。近五年(2016-2020),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500余项,合同经费共计约6.5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8项,主持国家
2022年填志愿参考:安徽理科540分对应的大学本文将为大家奉上安徽高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0分上下的大学名单,希望能帮助2022年成绩在540分左右的安徽理科生,选到好大学。一、安徽理科540分对应的大学名单综上可知,对于2021年的考生来说:安徽理科540分能上的最好的大学有8所,分别为武汉纺织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中外合作)、南京工程学院(中外合作)、西
湘潭大学是211吗?湘潭大学不是211。湘潭大学简称“湘大”,创建于1958年,湘潭大学是湖南省,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在具体的学科上,湘潭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四个学科入选ESI前1%,湘潭大学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哲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湘潭大学有3个学科入选B+,分别是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数学。湘潭大学是湖南省属院校。
2024-06-03 20:32:00
2024-05-31 20:10:24
2024-06-19 00:53:00
2024-06-17 12:34:36
2024-06-07 05:21:23
2024-06-06 0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