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3 05:44:42 | 专科路标网
不冲突,先录取提前批,没录上转到普通批。提前批的志愿如果能报上那就优先录取了,普通批不再筛选,也就是说普通一段的几十个志愿在这时候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提前批没能成功录取的话,继续筛选普通批。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扩展资料:
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了解招生政策和规定;仔细阅读当地当年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地点、专业设置、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
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情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退档;掌握和预测报考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吉林模拟志愿填报入口(附模拟志愿填报流程)的相关内容。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网上填报模拟演练即将开始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志愿填报系统入口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模拟志愿入口,仅供参考。平行志愿加不加指标生不加。因为指标生是高校给予具备保送生资格学校的招生过程,平行志愿是参加统招考试的志愿填报过程,在平行志愿的过程中是不加指标生的,指标生属于提前批次,不在平行志愿的范围之内,在平行志愿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指标生的录取工作。指标生和平行志愿冲突吗冲突。填报指标生志愿,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承诺,凡已填报指标生志愿,并达到对应优质高中指标生录取条件的学生,一律不能放弃指标生录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图解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区别:以考生甲(500分)、考生乙(490分)二人投档录取为例,在顺序志愿模式下,考生甲第二志愿填报院校2,考生乙第一志愿填报院校2。如果考生甲没有被院校1录取的话,那么对于院校2,虽然考生乙的分数比考生甲低,但考生乙将比考生甲优先被投档。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先同时检索考生甲的A、B、C、D志愿,等考生甲的志愿检索完毕,再对考生乙的志
高考志愿提前批和普通批冲突吗?不冲突根据查询国家教育局官网得知,高考志愿提前批和普通批可以一起填报,并不会对正常录取产生任何关系,不冲突。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提前批和普通批是独立的、不同的两个招生批次,录取并不冲突。如果大家没有被提前批次录取,是可以继续参加后续普通批次的录取的。提前批相当于多一次被录
高考录取批次顺序高考录取批次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艺术类院校录取:7月5-11日:提前批本科A、B、C段录取;7月5-12日:体育类、艺术类本科录取;7月12-14日:提前批专科录取;7月13日-14日:体育类、艺术类专科录取;7月15日-16日:单设本科录取(国家专项、地方专项)。第二阶段:本科一批录取:7月17日:本科一批第一次模拟投档;7月18日:
填报专科志愿和填报本科第二批征集志愿有冲突吗、1、二本征集志愿是在专科志愿录取前投档录取,两者没有任何冲突。2、考生在填报二本征集志愿前,必须首先填报好专科志愿,填报二本征集志愿后,二本征集志愿会马上投档录取,如果被征集志愿录取了,专科志愿就作废了,反之,专科志愿会接着投档录取。特长又称为"性向特长",是指完成一特定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能力。所谓潜在,就不是现实的能力,而是
提前批次填报平行志愿吗?填平行志愿。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录取的部分普通高校、军队【国防生(17年已取消)】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及民航、空军招飞院校。提前批主要为:艺术、体育、军事、公安、武警和其他(侦察、治安、法律等)。对于想冲一冲的学生,如果对提前批次重点院校的专业比较满意,还是可以填报提前批的,因为,提前批里面还是有一些实力不错的院校,但考生在填报时尽量在专业服从调剂
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冲突吗?不冲突根据查询国家教育局官网得知,高考志愿提前批和普通批可以一起填报,并不会对正常录取产生任何关系,不冲突。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提前批和普通批是独立的、不同的两个招生批次,录取并不冲突。如果大家没有被提前批次录取,是可以继续参加后续普通批次的录取的。提前批相当于多一次被录取的
专项计划和高考志愿填报有冲突吗?没有冲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其有相应的规定:第八条 考生志愿的填报:考生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和办法由各省级招委会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实际作出具体规定并向社会公布。考生志愿表的设置和填报办法应有利于体现考生报考意愿,有利于录取管理。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考生
2024-06-30 13:37:34
2024-06-15 20:48:41
2024-06-23 06:11:53
2024-07-06 11:50:13
2024-05-27 07:32:29
2024-07-12 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