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16:56:02 | 专科路标网
湖南大学排名前100名如下:
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
资料扩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简称“中南林科大”(CSUFT),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高校,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之一,
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研究生推免权、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
学校的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直接关怀下,
湖南林学院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2000年,学校转为省部共建。2005年,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开设80个本科专业;
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233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6余万人,研究生5500余人;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湖南本科大学排名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1、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设有30个二级学院,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
2、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教育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学校现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院士21人(含双聘),国家级特殊人才7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3、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92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湖南本科公办学校排名及分数线:
1、中南大学:全国排名第26名;
2、湖南大学:全国排名第31名;
3、湖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57名;
4、湘潭大学:全国排名第101名;
5、湖南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110名;
6、长沙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133名;
7、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168名;
8、南华大学:全国排名第184名;
9、湖南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231名;
10、吉首大学:全国排名第243名。
分数线:
在2022年湖南物理类招生录取中,录取分数线最高、最难考的三所大学是:中南大学64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625分,湖南大学604分;录取分数线最低、最好考的三所大学是:湖南文理学院368分,怀化学院377分,邵阳学院389分。
在2022年湖南历史类招生录取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最难考的大学是:湖南大学599分,位次排名1010;收分最低的,最好考的大学是:湖南科技学院409分。
填志愿时间:
第一次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实行分段截止,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7:00;高职高专提前批、本科普通批、艺术本专科批、体育本专科批、技能高考本专科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
第二次集中填报志愿的时间为: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普通批志愿。
注意事项:
生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招生政策规定和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选择填报的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在省招办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填报志愿,并对所填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考生可在网上填报或修改志愿,多次修改的以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作为投档依据,截止时间后不能再填报或修改。
2024-05-31 20:10:24
2024-05-25 03:22:08
2024-06-01 23:27:03
2024-06-01 13:54:02
2024-04-11 13:38:41
2024-06-02 08:38:50